創意市集、跳蚤市集、、、這幾年來經常聽到,不知是甚麼時候開始的流行的?過去一直沒有機會細瞧。
這一兩個星期都經常在街頭上閒晃,昨天傍晚走過西門町紅樓,剛好裡面有假日市集,心血來潮就彎了進去晃晃;小小廣場裡,看到許多年輕人帶著屬於他們夢想的小皮箱認真地招呼著來客,一時浮現多年前屬於我跟老公的許多個「小皮箱日子」,許多景象歷歷在目,但屈指一算卻已經是將近十年前的事情了,時間過得真是快啊!
靈機又是一動,就想說可以再開個新分類,有空沒事就來回顧我們過去的創意點滴。看過坊間許多創業達人、創業專家、創業模範、、、、、的實例分享,說實在地,因為情境不同、格局不同、路線不同,乃至於人文不同導致的思考模式都不同,所以我跟老公幾乎很少受用過,跌跌撞撞這幾年,一路上都是憑直覺、憑初生之犢不畏虎的傻勁摸索出來的。
不敢說要分享甚麼成功秘訣,畢竟現況也都還在浮浮游游之間,也許就當作心情日記來寫,如果剛好有想要創業或者正在創業的人看到、剛好受用到,那麼,也算是有所回饋、有所貢獻了。
話說,其實我們一開始連小皮箱都沒有,只有一塊木頭板呢!
那年,我下班後經常都還要依著報紙上的電話、住址,跟老公兩人騎著我那可愛的50CC速可達到處去找工作。
一般外國人在台灣討生活最輕鬆的大概就是當美語老師了,但老公不是來自英語系國家,對自己的英語也自知沒有到可以教學的程度,加上,他在巴基斯坦主修的科目是宗教、政治,講實際一點,其實就是沒有一技之長。
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自知之明的我,就帶著老公直接就從最簡單的勞力就業方向著手,因此,連著有幾個月的時間,我們總是在我下班後的五、六點,循著報紙上的資訊到新莊、板橋、三重、中和、土城、樹林、、、的工業區去面試。
通常都在第一關就被打下來了,因為,當時老公根本連中文都還不太會說,就算要從事勞力工作,老闆或是主管也都怕溝通不良會產生不預期的狀況,偶爾有客氣的家庭工廠老闆怕直接拒絕會傷害我們,總說確定上工日時會再連絡,但是他們的電話聲卻從來沒有響起。
因此,我們結婚後有將近一整年的日子,老公是頂著「無業」二字在台北閒晃的。
永遠記得結婚後的第一個生日,那也是我跟老公認識後的第一個生日,期待著也許下班後會有來自老公的甚麼驚喜的我,一直到晚上11點多從台北清真寺要回板橋家裡的路上,都還幻想著也許老公會在哪個路口或是哪個店門口突然停下,然後說他要拿甚麼東西的、然後突然給我甚麼驚喜的。
然而,沒有,甚麼都沒有。
一直到過了晚上12點,我才終於忍不住地問:「你不知道今天是我的生日嗎?」
「YES, I know~(是啊,我知道。)」
「那.....................你都沒有準備任何禮物要給我嗎?」我眼淚已經在眶裡打轉,委屈地追問。
「我沒有錢買。」
...............................................
.............................................
呵,真是有點不堪回首呢,總之,那天晚上,我們兩個因為老公沒有錢幫我買生日禮物而抱頭痛哭了一場。
在台灣這種人人期待驚喜、人人享受驚喜的環境教育下,那是我第一次因為過度的期待卻被極度的落差打擊而哭。
(後來我才發現,有沒有錢似乎不是真正有沒有買禮物的原因,因為,第二年哥哥特地幫我辦熱鬧的生日慶祝會時,老公除了靜靜坐在一旁跟著拍手、吃蛋糕外,也並沒有任何表示。事實上,我到現在沒有收過老公任何一個所謂的「生日禮物」呢。)
總之,在抱頭痛哭的生日之後,我慢慢地學習到一件事情:認真地享受每一個柴米油鹽的平凡日子,比任何特殊節日的慶祝都來得踏實。也是在那次打擊之後,漸漸地對各種節日開始淡然了,甚至免疫了。
在不斷地鍛羽而歸之後,我跟老公後來就漸漸地不再考慮到工廠找工作這件事情了。有好一陣子,老公的生活重心甚至只是等著我下班回家,一起吃飯、一起看他的印度電影DVD。
直到有個朋友建議我們去做小生意。
一切都是阿拉冥冥中的安排吧,我想。
那個朋友自己就在傳統市場擺飾品小攤,看過不少巴基斯坦人都是做小生意在謀生,所以,借了我們兩盒還是三盒的戒指,又給了我們一個支撐架,她甚至還給了我們一塊鑽石絨布吧!我記得。
當時不懂台灣民情的老公,不知道台灣有「跑警察的路邊攤」這種小生意,他一直認為就算沒有租店面也得租個小攤位,不然無法做生意,所以要我先找地方租攤位再說。
我雖然現在不吃豬肉,但我好歹看過豬走路,為了那幾盒戒指就要租個攤位?怎麼想都知道是「神經病」!
所以,這些戒指就這麼無聲無息地在我家躺了一個多月,直到有個周末,我跟老公...............吵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