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瑟蘭:
其實,我本來是要找台灣藝術大學圖書館打烊曲的。

上上星期六,和小助理在電算中心805寫論文;網域環境超棒、速度超快、冷氣超強,可惜,正來勁的時候才知道,三點就關門了;和我約兩點見面的小助理,於是接著帶我到圖書館去奮鬥。

圖書館四樓的上網環境沒那麼好,一個頁面從三點半跑到圖書館打烊的五點都還沒打開;我反正沒差,讀資料、閒晃蕩,不知不覺,一個下午也就過去。

當時我人在三樓的圖書區;書架我一列列搜尋,分類我一條條看,地毯式瀏覽過所有類目後,找不到可以提供參考的文獻。

我應該停留在史地類的,那是老本行;然而,看到「史地」二字時,腦海映現的,卻不是眼前這棟我一度拒絕和小助理一起上去的白色圖書館,而是和平東路一段那明亮寬敞的圓弧造型磚紅色師大總圖;好喜歡在裡面繞圈圈啊那當時............我快速走過,不讓自己陷入回憶。

我應該停留在文學類的,那是我如今的心之所向;可,文學書於我,是生活,是呼吸;是電腦桌前的舉目可見,是Taj 印度餐廳三不五時有人翻撫的排排站好;是床邊的散落一地,是和老闆玩捉迷藏的東一疊西一捆.........總之,不該是僻冷於此乏人問津、沾惹一身酸腐等人垂憐的落寞樣貌.......我不忍卒睹,匆促瞥過,隨即轉身。

美術、工藝、音樂、舞蹈、、、、是的,就是沒有服裝。

就要打烊了,實在不甘願空手而回啊。

我於是趕緊回到「美學」類,速速抽著康德、叔本華、、、然後,那個告訴大家圖書館就要打烊了的鋼琴聲,流動的水般,響起;很輕、很脆、很溫、很柔,剎那間,被感性的琴音喚醒的那個愛哭蘭說話了,害我差點.........幸好,只是「差點」。

這學期的每個星期六,幾乎都是一早就起床準備上課的,捱到當時的快黃昏,體力差不多已經耗盡了,連帶地,感覺神經也已鈍慢下來,所以,雖然大腦海平面被鋼琴聲激起的波濤一聲聲說著:「我為什麼在這裡?怎麼會是個理工所?怎會和這些人碰在一起?怎會是個扞格不入的世界?」但,幸好,已經處於電力耗盡狀態的遲緩神經牽不動淚腺,因此,雖然「差點」,卻並沒有當場崩淚。

逃離現場後,我輕描淡寫地告訴小助理這段過程;然後,在班lLINE群組裡詢問和圖書館有密切連結的同學們,「請問有人聽過圖書館的打烊曲嗎?我想查那首鋼琴曲的名字。」於我,那已經是一首有故事的音樂了。

同學們對於彼此經常無厘頭丟出的一些怪問題已經習以為常,大家總不急於一時;終於,六天後,女強人班代突然被雷到了:「我的記憶是片段的,會忽然想起某件事情就趕快丟出來,不然一轉眼做別的事去就忘了........我不記得曲名是什麼,不過可在凱文柯恩的綠鋼琴專輯(或其他張)找到........」

尋著女強人班代的重要線索,我立即鍵入Youtube。

一無所獲;半個多小時、聽了五、六十首有凱文科恩關鍵字的鋼琴曲片頭之後。

是那首曲子太威Youtube授權不到沒人上傳還是與凱文柯恩無關我不知道,因為,隨機打開聽到的第一首曲目,就讓我錯亂了。

錯亂了,以至於,半個多小時的五、六十首雜蕪音符中,我不知應該鐵了心務必找出那首圖書館打烊曲,還是應該回頭停留在震我心弦的第一首就此打住並為此感到心滿意足;彷彿琴弦斷了兩首曲目都再奏不出聲響,又彷彿兩首曲目在我耳際爭鳴、爭寵都要我只能聽著它。

那赫然是我已經找了兩年的-「有故事的CD」-其中的一首。

不知不覺,竟也兩年多了........

在那張「有故事的CD」裡,共有十來首鋼琴曲;曾經,我天天聽著睡覺天天聽著淚流;曾經,它在台灣大哥大的來電答鈴岀其不意響起,害我連打自己手機好幾通,只為確定它是存在;曾經,好幾位臉書朋友也一起幫我找著它的名字。卻一直是個謎。

終於,我有意無意地不知把它遺忘在哪裡,再不聽它、再不想它了。半年有了吧。沒有料到,是在這樣的一個時刻裡,它以如此不經意的姿態,在新的故事前搶奏起一段已經模糊的記憶............

我於是想著,在那張「有故事的CD」裡,共有十來首鋼琴曲;如果,以兩年可以尋得一首的擅長等待來尋它、等它,那麼,二十年後,也就把那張CD的所有曲目都尋齊了,屆時,還可以順便說說每首曲目現身時的故事呢。

扯遠了。

《迷霧森林》,是在兩年又近兩個月後,才終於知道這段音律的名字,完完全全是呼應了我當時迷霧般的心事。

獻給連續兩日的兩則藍色簡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OP2OSrDWbw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