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拉荷爾城裡書店拍到的「美名之路」英文版封面

 


 


可能是我婆家所在的旁遮普小農村太純樸,也可能是我對巴基斯坦的社會新聞涉獵太少;過去,我所知道的巴基斯坦頂多止於貧窮、保守、落後、、、這些表徵 上的形容詞,對於維繫社會秩序實際的操作面向則不太熟悉;我個人好奇心又不大,所以即使親身參予過不少印巴土地具體的社會生活,但大多憑著自己有限的認知去揣測眼見之物的局部內涵。


因此,在Heba推薦我讀了這本美名之路後,我其實是受到相當大程度震撼的,甚至一度懷疑書中所寫的只是個案,並非通例;在幾經求證後才知道,類似書中這樣的案件,雖不至於已經普遍到變成通例,但的確經常出現在巴基斯坦社會新聞版面,其頻繁程度,或許正如今日台灣社會新聞性侵版;只是,開發中國家的巴基斯坦解決事情的方法,還停留在早期社會的和解模式:運用民間私下調解管道比訴諸法律還管用。


說白一點,就是他們發生類似不久前「洗門風」事件這種私刑的機率比我們還普遍就是。


美名之路書中女主角,是個異數,是少數敢挺身爭取自己人權的社會底層,甚至進而運用媒體力量來挑戰未必代表正義的公權力.........別說在巴基斯坦這個早期社會型態的國家了,即使在台灣,她的勇氣都足以讓我們汗顏。


撇開兩造間永無止境的家族角力(印巴氏族權益至上的家庭鬥爭一直是文明世界無法理解的不理性)與不知最後結果的漫長訴訟不談,我對於女主角辦學校的壯舉十分有共鳴,因為,我也一直相信基礎教育絕對是提高民智的大馬路,而唯人民有智,社會可以避免許多的野蠻。


因此,在看完美名之路當時,我曾在心裡埋下一顆種子,希望以後也可以在我婆家的那個小村莊蓋個像印度電影Veer-Zaara那樣的小私塾,重做馮婦教些書上沒有教的事。


八月中的巴基斯坦行前,Heba將她每個星期五在清真寺義賣咖啡的所得全部託付給了我,要我施散給巴基斯坦的窮人們,剛好safia漢娜以及拉納小網管都有意共襄盛舉,所以我就把他們的愛心順便裝進了回巴基斯坦的行囊。


 


 


事有湊巧,AMEEN在和村中鄉老們的聚首中得知,我們那個村莊清真寺的阿訇正計畫要蓋個女子學校!


阿訇一家真的令人敬佩,很多管理清真寺的阿訇都依賴寺裡的貢獻,這位阿訇不但自己在附近的中學裡面兼課自給,而且他的女兒也自願在清真寺裡教女孩們讀書,甚至,他在挪威的兄長寄回家鄉的錢也大多不是用在自己的家裡面。


我看完美名之路時只埋了一顆種子,但是阿訇已經發了芽,連蓋學校的土地都找好了。


於是,我跟AMEEN就做主把台灣帶去「種苗」也都直接交給阿訇灌溉,要買書給窮小孩、要把清真寺修得更舒適一些、或是要直接拿去蓋學校都由阿訇決定。


阿訇也驚喜、也感動,說都將會存入蓋校基金,將來學校辦成還要把這些大德名字寫上,我笑說那太繁冗了,就寫個「台灣」就好啦。


台灣與巴基斯坦沒有邦交,因為台海政治的角力,甚至互為不友善國家;印巴大地震時,台灣政府派去的救援隊甚至被拒絕在機場原隊返國。


希望,在上面這幾位大大們的一顆顆種子種下之後,台灣與巴基斯坦之間除了這條美名之路外,未來能有機會多一些康莊的大道。


 


---------------------------------------


 


一般來說,巴基斯坦的小孩們,天明時分的五~六點就在村莊裡的清真寺讀經了;


 


那天一早我們去拜訪時,意外的看到堂哥守在清真寺門外偷偷看著自己小孩讀經情形,好一個慈父、嚴父;


 


巴基斯坦不是一個富裕的國家,設備當然也不會好到哪裡去,看著這排陽春的電風扇,令人心疼;不過,我們村裡的清真寺因為有阿訇的用心,環境一年一年有在改善;記得我結婚第一年回去的時候,地板都還是水泥地,現在已經舖了看起來不錯的大理石了。


 


這是清真寺內部,看來,建設的空間還很大......


 


 


正常來說,每個清晨裡,村莊裡的人都會聽到從這麥克風喇叭放送出去的喚拜詞而起來做禮拜的;以前我回婆家的時候每天都聽得到,今年不知是老了還是累了還是潛意識麻痺了,有好幾天竟然睡死了沒有聽到!!!!所以,請不要再說我很虔誠了,我不乖的時候你們都沒看到........


 


對我來說,他們都是天堂的孩子


 


這正是急待開創的美名之路:可以來讀經的女孩寥寥無幾......


 


孩子們啊,希望你們每一個長大後至少跟村北的那個AMEEN叔叔一樣,想法拗一點沒關係、教義堅持一點沒關係、偷懶不學中文字沒關係、不知道什麼是浪漫沒關係、、、、、但是,不要惹些有辱巴基斯坦名譽的醜事、不要做出危害伊斯蘭教義的事端,這樣,才能成就真正的美名之路喔!


最後,


 



這影音檔我搞了很久才學會怎麼弄上去,所以,請捧個場點進去看一下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