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很久沒有這麼空洞無神的走在台北街頭了。

 

 

 

-----------------倒帶中--------------

 

 

那天,在庭院深深深幾許(1)-寫完論文 後,聽從中老闆的指示,尊重印巴老闆們的印巴習慣、「印巴專業」,決定請兩位印巴大大把他們理想中的順序手寫批示下來,以便我隔天重新排列組合。

 

做完決議後,中老闆就拎著公事包趕緊回家照顧妻小去了;嚴守教義的巴老闆立即去作禮拜向阿拉懺悔著剛剛的火藥味;印老闆此時識趣的先到廚房收拾晚飯後的殘局,我則到外面陽台大力呼吸以抒發「重寫論文」的委屈.........

 

 

 

約莫十分鐘後,整個氣氛大約回復了原有的平靜,我也收拾好資料準備隔日再戰,正當我即將前往捷運站走出門口的時候,眼角赫然瞥見了一抹黑.....................................

 

 

「啊~~~~~~~~!!!!!!!」  

 

 

 

我發誓這輩子沒有驚叫過這麼長的一聲。

 

此時巴老闆半點訝異的神情也沒有,甚至帶著看好戲的那種笑容,邊喊著印老闆、邊不急不徐的向我走過來,然後站在我驚叫的現場雙手交叉於胸前、微聳著肩,和印老闆指指點點看著讓我尖叫出聲的那抹黑。 情景就像在第三世界國家,偶爾會看到眾人圍觀著一樁與自己無關的街頭慘案般;大家都很熱衷的談論,但也都強調「狼唔是阮抬ㄟ」。

 

 

 

 

--------這真的是一樁慘案---------------------

 

 

 

看過民族風(民俗風)服飾:竄動的蓋印布 的人應該記得我偶爾會撿些「破爛」回家。

 

 

不久前,在遙遠的印度拉賈斯坦「撿」到了一扇漂亮的古木門,印度朋友用四、五個紙箱將其層層包裹,然後坐著船飄了一個多月的洋、過了好幾片大海終於平安抵達基隆港,來到台北。

 

看過拉賈斯坦空拍 您就知道,要從那片黃沙來到這都會叢林是多麼令人感動的一個故事------對一扇木門而言。

 

 

我不知道這木門以前是長在什麼樣的人家裡,也許它只是個裝飾品、也許一文不值,但是光從背面打開木頭栓窺見門內風景的樣子就引人思古幽情;整扇門最美的,是正面門上畫的兩幅拉賈斯坦風情畫,雖因年代久遠而略顯斑駁,但繽紛依舊的彩色顏料卻更顯歷史價值。我最愛的就是那左右對稱著、有故事的兩幅畫。

 

 

中老闆,從第一天看到這扇門的造型就很喜歡它,但卻頻對著那個被我定義為「古樸」的畫喊著「醜」,幸好印巴老闆們很捧場的幫我強調那是民族特色,為了讓中老闆對印度文化有更深入的印象,我甚至還聽到印巴老闆向中老闆解釋著畫裡的故事;之後的兩三天裡,因為都沒有再聽到中老闆對那畫有什麼品頭論足的意見了,我自然而然的就想說中老闆也開始了解、並且欣賞拉賈斯坦風情了。

 

 

那天,一進門要跟老闆們交「論文」稿時,我就聞到一股油漆味,也看到中老闆手裡拿著油漆刷子,當下還慰勞著對中老闆說:「辛苦了,今天還刷油漆呀。」

 

沒想到..........

 

 

 

 

 

 

-------真的沒想到-------------------

 

 

 

整個晚上,如庭院深深深幾許(1)-寫完論文 所述,經歷了一番「論文大戰」,即使百般不願意,我還是調整好了隔日再戰的意志,心平氣和的準備搭捷運離去,卻在此時,竟讓我瞥見了那一抹黑........................

 

 

 

 

 

你猜想到了嗎??????????????????

 

 

 

原來中老闆刷得................................竟是那兩幅拉賈斯坦風情畫。

 

原本色彩繽紛的拉賈斯坦風情,除了門楣上的哥德造型花朵還在之外,門楣內的.......................全部化為一抹漆黑........................................................

 

 

 

 

 

 

 

 

 

 

-----------------走在忠孝東路----------------

 

 

巨大的空洞與恍神總是在巨大的驚嚇之後,距離我上一次這麼無神的走在忠孝東路上已經是十幾年的事情了,時間久到我都已經忘了童安格這首歌以前是怎麼唱的。

 

 

朋友的先生是專業的油漆匠,她說或許可以幫忙刷回來,但我想了想,還是let  it  be 吧,再怎麼刷,都只是印證那句老話:「曾經滄海難為水」,就當作是阿拉對我在鶯歌半日遊 提出的疑問所作的解答吧:古蹟,再怎麼修復都不會是原來的古蹟樣子!

 

 

那個晚上,就這樣在中、印、巴古老國度兜了一圈,強烈的感受、學習他們各自深悠的文化體現........

 

 

 

 

 

 

 

 

----------------庭院深深深幾許--------------

 

 

現在這門就如您所看到的,又黑又深,見不到底!

 

聽說,中老闆會運用自己的創意在門楣下加入自己哪天的神來一筆!

 

不知如何面對這「慘案」的我,只好轉移原本對古樸的拉賈斯坦風情的嚮往,另外想像:或許某天在打開深晦幽暗的門後,會是另一村深深庭院的異國風景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