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卡將」,普什圖語;「卡卡」是爸爸,「將」是表示親愛的用語。
卡卡將是我們在台灣夜市裡認識的阿富汗裔巴基斯坦人,普什圖民族,五、六十歲年紀;原居阿富汗坎達哈,在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期間,舉家越過邊境遷居到巴基斯坦。第一次在台北鬧區裡看到卡卡將時,很有一種時空錯亂之感,因為,活脫脫就是個賓拉登N號分身。
坎達哈是塔利班政權的發源地。塔利班這個名詞來自普什圖語和波斯語,原意是「伊斯蘭教的學生」。像卡卡將這種流離在外的阿富汗子民,有許多都「謙稱」自己是:塔利班。
卡卡將甜死人不償命地喊我和老公是他的兒子和女兒,並不斷嚷著要我們去他家,禁不住他的熱情邀約,我們總算在2008年冬天,特地搭國內班機前往巴基斯坦西北高原、海拔約1700公尺的邊境城市--奎達。
卡卡將的家是個長方型大院落,像個小學校似地,貼著藍色磁磚的廊柱還閃著嶄新光澤;沿著「ㄇ」字型長廊放眼望去,一房房掛著布簾子的門扉就像一間間教室般,井然有序。每一個簾後,都是一個起居室,或者說,每一個簾後,就是一個小家庭,儼然是個「庭院深深深幾許」的大宅門。
卡卡將有個超級大家庭,兩名太太一共幫他生了二十個小孩。當時,卡卡將30歲的弟弟神色悠悠地告訴我,他們這家子共有六十四人,是奎達市的第二大家族;語畢,立即被卡卡將25歲的大兒子糾正了,因為,在我來的前一天,這大兒子才剛添了他自己的次子,所以其時已經增加到六十五人。
我已經不只一次語帶陶侃地跟卡卡將說:「生太多了啦!」
只見卡卡將總是表情戲謔,卻不無認真地,擺出持長槍預備發射的動作,嘴上並喃喃念著:「America!砰!砰!」。流離海外的阿富汗子民,仇美情緒可見一斑。
這兩年來,卡卡將的家庭成員已經增加到71人了,我興奮地問著:有沒有可能變成奎達第一大家族?只見卡卡將語帶惋惜地搖頭表示不可能,因為,第一名的家族,他們共有一百二十幾個成員!
(本文摘錄自《愛在巴基斯坦蔓延》一書)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