貳獎:我與伊斯蘭的不解之緣


作者:柴訥










2001911事件發生後一個月,我皈依成為穆斯林。我的轉變與抉擇在旁人眼中看似突然,但對我來說,一切卻是那麼地自然而然,有跡可尋。


當我還是一個高中生時,曾有 幸蒙一位 老師諄諄教誨。當時她常鼓勵我們多看一些新聞記錄片以拓展視野。有一回,她預告我們公視將播放一部名為《伊斯蘭之劍》的新聞記錄片,內容約莫是針對國際間層出不窮的自殺炸彈攻擊事件進行深入探討。也許是天生反骨,我向來便對許多人會有的刻板印象(包括恐怖份子等於回教徒)抱持著懷疑,也因之對於企圖深掘事件起因的片子忒有興趣。儘管如今會感覺那部片的片名其實並未完全跳脫多數人對於伊斯蘭「一手執經、一手執劍」的窠臼思維,然而當我回想我與伊斯蘭的第一次接觸時,那部並不怎麼伊斯蘭的新聞記錄片卻躍然浮現於我的腦海中,成為開啟我留意伊斯蘭或說穆斯林世界的第一把鑰匙!


不過在接下來的歲月中,我或埋首於唸書、或忙於打工,對伊斯蘭的認知仍停留在比較像是擴展國際觀的層面上;換言之,伊斯蘭作為一個宗教,我對它可謂一無所知。直到1999年,我與一位朋友前往甘肅和新疆作了一次為期四十天的旅行,才又有緣與伊斯蘭發生第二次接觸。那次的接觸仍然不是宗教層面的,而是屬於文化藝術上的。在台灣很少見到清真寺的我,在中國的西北大地上看到了許多風格迥異的清真寺,當時手持傻瓜相機、逢清真寺即大拍特拍的情景迄今仍然歷歷在目。另一方面,新疆維吾爾人的樂天知命,也讓我對這個與漢人截然不同的穆斯林民族印象深刻,這也才導致了我回台後念茲在茲地想找到老師學習維吾爾語。


不過由於維語老師難覓,我決定先著手學習與維語同屬一個語族的土耳其語。我的土耳其老師及其朋友們全是虔誠的穆斯林,但由於他們並不會主動傳教,所以我也只是從其言談舉止間去感受他們的正直與誠懇,但對伊斯蘭的宗教層面卻不算真得接觸到。然而數年後的我才發現,其實他們的那些行為特質對我早已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這點無疑相當重要,因為至少我對穆斯林的印象一開始就是正面的。


學了土語,便想去那個國家看看。200010月,我獨身一人飛至土國繼續學習土語。這趟學習之旅,已是我與伊斯蘭的第四次接觸,但卻是我第一次有機會真正接觸伊斯蘭的宗教面。當時隻身在遙遠的異地,周圍全是土耳其人,別說想講中文,連講英文的機會都很少,我被迫以一口破土語迅速地適應當地生活。然何其幸運,我在去到土國的第二個月就遇上伊斯蘭齋月。對齋戒一無所悉的我,新奇地發現我周遭的土國朋友白天都開始不吃不喝起來。當他們向我解釋齋戒的意義時,其中的一段話撥動了我的心絃,他們說:齋戒所導致的饑渴使人親身體會貧窮者的痛苦,因而對人事物更有同情心。這番話讓我覺得伊斯蘭是一個悲天憫人的宗教。而當時的我更出於想挑戰自己意志力的心理,白天也開始不吃不喝起來;就這樣順順當當地過了一個月。正因為那段在入教前挑戰封齋成功的經驗,我在齋月時總有一種難以言喻的特殊感覺;而每年一次的封齋也竟成為我入教後最甘之如飴地認真實踐的伊斯蘭功課。


從土國回台後,我便開始熱切地期盼能對伊斯蘭有更多認識。此後,感謝真主引導,我在伊斯蘭的教義中找到了足以令我深信不疑的真理,最終於2001年齋月前夕皈依成為穆斯林。在中文裡,「緣份」是一個頗耐人尋味的辭彙,然而對成為穆斯林的我來說,它卻恰恰可以說明真主阿拉所給予每個人的前定。至今入教已邁入第九個年頭,當我掀開記憶的水晶盒,細細檢視生命中所走過的每個階段,我驚覺原來真主早在我尚渾然無知的時候就在我心裡埋下了一顆種籽,雖然我毫不自覺,然而一旦對的時刻來臨,它便自然而然地發芽、茁壯、開花、結果,最後瓜熟蒂落,我走進了伊斯蘭的殿堂。一切感讚真主!賜我這段不解之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