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旅遊愈來愈興盛,我能介紹的不會比書籍和導遊們精采豐富,只好賣弄一些從穆斯林(回教徒)眼睛看出去的視野,有些因為是旅行團不會到的地方,只好就推薦給自助旅行者囉


不過,因為我不是一個好的旅遊者,總是走馬看花居多,所以介紹的很不詳盡、留下的空間很大,相信有機會前往的朋友可以帶回更豐富的內容給大家,屆時別忘了分享一些我沒看到的喔


 


米娜清真寺,美得祥和、美得寧靜。


廊簷下都是可以休憩、做禮拜的通道,十分蔭涼;屋簷下都是洗小淨的水龍頭(照片右方隱約可見白色的洗手檯)。


諾大的廣場讓人心曠神宜的忘了拍照;中間還有大水池,和泰姬瑪哈陵清真寺前面的那個很像,但是我只記得拍下這群鴿子......


 


 


從米娜清真寺的石階向外看,不但可以眺望遠方的紅堡,還可俯瞰迎面而來的人群;


前方矮屋分別往兩邊綿延展開,全都是伊斯蘭的風情小店,感覺好像來到了巴基斯坦,甚至看到的、聽到的都是烏爾都語(巴基斯坦國語),我因為覺得熟悉加上當時肚子餓得很,所以反倒都沒有拍照,現在想來有點可惜,留待自助旅行家們前去探險囉


 




米娜清真寺主殿,好吧,再次承認我的照相技術實在有待加強.....


不過,照片的故事要說一下;


印度之大、族群壁壘之分明,我在這邊有了一些新體驗:在德里出生長大的印度教朋友對伊斯蘭建築的陌生,竟到了要讓AMEEN反客為主來當解說員!


去過、沒去過印度的朋友都知道,印度「階層」分明,隔了一道牆,幾乎就是一個迥然不同的世界;從古老的種姓制度、過分重視的家族利益結合、普世存在的貧富差距、多族群必然存在的語言血統隔閡、宗教的壁壘分明、乃至現代與傳統價值的拉扯、、、印度「階層」的種類之多令人咋舌,也讓我在在好奇印度領導人的頭殼,要統治這樣一個國家可不是一般智慧能接受的任務哪!或者,真相其實是眼不見為淨?....我管太多又離題了......


 


那天早上辦完正事後已經過了正午,AMEEN提議要到米娜清真寺附近吃午餐,結果因為找不到朋友介紹的餐廳又不敢吃路邊攤,餓著肚子一點兒玩興都沒有,所以匆匆禮完拜後就離開,並沒有停留太久,如果可以做長時間停留的話,這整個清真寺的氛圍真的讓人很享受,雖然她長得和巴基斯坦的「夏西德清真寺」(不知有沒有記錯名字)幾乎一樣,但我體驗到的卻是和「費瑟清真寺」一樣的心曠神宜,有機會的朋友可以來此感受一下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