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因為在政治上和巴基斯坦互為不友善國家,不要說政府間沒有任何對談的橋樑,就連人民私下的互相往來也是困難重重, 所以當前幾天老公看到報導台維斯盃網球賽竟然有巴基斯坦隊時真是興奮,不過當最後知道結果是23負的戰績後,他有點為自己沒有前去加油打氣而自責.


今天在聯合報看到暖流湧向巴基斯坦的報導,心裡有些許小感慨!


去年的印巴大地震發生後,台灣沒有辦法從政治管道上直接幫助災區民眾,甚至有救援隊到了機場卻鍛羽而歸的好心被雷劈之慨! 我因為嫁為巴基斯坦媳婦,經常往來期間,加上老公的轉述,因此對於媒體刊登的諸多報導經常與我在當地所見實況多有出入感到相當遺憾.


台灣民眾的熱情愛心無法從官方管道送達的確是令人惋惜,而媒體也報導了巴基斯坦其實婉拒的國家不只台灣,外界看起來也許純粹只是政治作祟,其實,這其中還包含了一些我們在台灣看不到的宗教蘊力!


巴基斯坦國人遵循伊斯蘭教義的天課義務,在每年年終時都會結算自己的財產,並且捐出所得盈餘的四十分之一作為救濟窮人ˋ孤兒的基金,所以巴基斯坦國原本就有屬於自己的救援機制,這從巴基斯坦路上看到的乞丐比同文同種但不同信仰的印度來得少可以看出端倪;另外,地震發生後不久,巴基斯坦的銀行就設了一個專戶,全國人民隨時可以到各地的銀行透過這個專戶捐款給災區民眾,這個機制從地震發生後到現在仍然適用.


地震發生時,主要災區都即將進入嚴寒的冬季,所以早在當時就發動了立即性的全國物資捐贈,例如:政府發動愛心列車活動,一列被淨空的火車從南部的喀拉嗤開往北部鄰近災區的終點城市,沿途停靠各站的居民都可以把自己家中的物資投遞到這列愛心火車上,我還記得當時筆者先生給我看了一則BBC的網路新聞圖片:一個可愛的小孩抱著滿懷的玩具正等候著列車的入站,動人無比!當時我們家鄉的村莊中也是家家戶戶的婦女都開始縫製棉被送往災區,在元月初前往巴基斯坦時,怕冷的我原本擔心晚上會冷到睡不著,結果都是多慮了,因為那些婆婆ˋ媽媽們親手縫製的棉被比起我在台灣買的可真是既厚重又暖和多了呢!


總之,這些愛心都在雪季來臨前送往災區了,因為一旦開始下雪後, 沿途山路都是積雪封閉的了,除了直昇機可以進入外,再來就只能靠最原始的運輸方式讓馬ˋ驢ˋ牛ˋˋˋ等動物馱行了!


巴基斯坦親族組織的龐大與聯繫的緊密是我們漸趨小家庭制的台灣人所無法想像與理解的,結合了宗教的功能以後,其實他們在面對災難時的自助能力在某程度上可以說達到了社會主義的追求.事實上我們許多當地的親友之間鰥寡孤獨也是經常有所耳聞,但因為親族的緊密聯繫,所以自給自足外,失恃ˋ失怙的親族成員也多能得到妥善照顧.我們的姊夫扶養了逝去的兄嫂遺留下來的四個孤兒!


巴基斯坦拒絕各方救援內在的宗教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各地伸出的援手中最積極的團體莫過於基督教組織!


最近經由丹麥漫畫事件,我想台灣大眾應該對伊斯蘭世界與基督文明的歧異日深這個事實有了有更多的了解,基督教徒對於傳教事業的積極與企圖我相信這早已是許多台灣人都感同身受過的.


事實上基督教團體在此提出最具體的救援計畫之一就是大量領養災區餘後的孤兒們!無庸置疑的是,在領養了伊斯蘭教的小孩後他們是不可能會用伊斯蘭來教育這些小孩的,對伊斯蘭國度最慘絕人寰的悲哀就是,當這些小孩被教育成基督徒的樣子長大以後,在日後伊斯蘭與基督文明的衝突間由於無知而回過頭來攻打伊斯蘭國度,甚至對象可能就是自己的親人!


原本我也很想共襄盛舉的~但是在搜尋過國內一些募款到巴基斯坦的單位網站後,發現其中對於伊斯蘭教的描述多有偏頗ˋ誤導之實,有許多應該是從英文網站直接翻譯過來的,這讓我感到相當遺憾,不禁質疑難道台灣在政治上抱西方的大腿,媒體親吻西方屁股外,連宗教也淪陷了~~


因此我想說的是,在助人的同時,如果也能多了解並且尊重被助者的環境ˋ背景,那麼會讓助人這件事具有真正意義也能獲得更大的迴響;若是枉顧被助者真正的需求, 且是具有目的性ˋ條件性甚至是在宗教上用以上對下的心態來資助,那麼只不過是假助人之名集資來行自我宣傳之實罷了,過去資助伊拉克男童來台安裝義肢便是一例,當初資助男童父子來台的單位,要求父子們出席公眾場合時都要穿印有他們單位名稱的衣服,忽略了傳統白袍才是他們參加正式場合表示尊重的最佳首選;甚至台灣的回教徒們基於宗教情感想要前去探望時,也因時間ˋ名額的限定而作罷;由於正值回教齋月,所以男童父親仍然把齋,並且希望前往清真寺做禮拜,所以後來有了比較多回教徒的介入和參與;當時的我對於有錢就是老大的事實感觸良深!


我們很幸運的生活在一個很富裕單純的社會環境裡,大部分現代的台灣人可能不需要用到太多大腦就過完了這一生,至於政治操作ˋ經濟謀略ˋ社會意識ˋ宗教情感ˋˋˋˋ等深入思考性的問題,似乎成了少數稀有動物才會有興趣的邊緣話題.


近日我大量的閱讀各報社論後,安慰的想著總算在丹麥漫畫事件裡,媒體評論人不受電視影像影響而撰述著中立的文字;但是與此同時卻又想起我過去一些擔任中學老師的同事,即使肩負教育傳播者任務的知識份子都不免受速食影像荼毒的指著我質疑:”爲什麼你們的回教這麼沒有包容性?”而無法理解人為操作不能用宗教名義來背書.在網路上這樣的質疑更是每天都可以看到!


台灣人大概很少看文字性的平面媒體了吧?這是我觀察許多便利商店各大報進貨量與存貨量後感到的悲哀現象!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