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說明


印度史詩(包括印度教與佛教)跟印度教、佛教關係密切,所以不論就宗教、文學或文化的角度而言,閱讀史詩可以拓展我們對印度教與佛教想像世界的視野,並對這兩個宗教傳統間的互動情形,能有更進一步之理解,提供了宗教融合的具體例子。《羅摩耶那》與《摩訶婆羅多》已有從梵語譯出,相當忠實的中譯本。此次史詩會議邀請了翻譯《摩訶婆羅多》的中國大陸梵語學者與會,就他們的翻譯心得以及由翻譯所獲得對於史詩的新見解,來台與印度文化研究者(包括博士生與獨立學者)進行交流。期盼藉著此次會議,兩地學者能共同對史詩之多重意向與宗教交流之具體展現提出各方見解。

        印度史詩中,《羅摩耶那》與《羅摩耶那》與印度教的發展關係密切。而《本生經》則與佛教思想不可分開。不過,史詩有其極為豐富的文化意涵,本次會議亦同時擴及西藏史詩與印度史詩的比較。同時,我們也邀請文學、宗教及影像傳播的相關台灣學者,從不同的角度來探討印度史詩的多重風貌。本地與會學者著重的層面雖不在史詩翻譯,但卻是從不同的思考角度探索印度史詩的文化內涵,以及史詩與其他領域的互動與影響。其中包括宗教的互動與影響、史詩中印度教的思想與佛教思想,乃至當代的史詩呈現方式等等。深度與廣度兼具,展現出台灣學者對史詩的多重關懷,將印度史詩的視野帶向國際化。    

20101120(六)

















































時間



場次



發表人�� 論文題目



0840

∣

0910




【報到】



0910

∣

0930



【開幕式】

(主持及來賓致詞)



0930

∣

1040




第一場



主持人: 郭良鋆

黃柏棋:Mahabharata as a Hindu Epic

葛維鈞:梵語史詩摩訶婆羅多翻譯始末



1040

∣

1100






1100

∣

1210




第二場

 



主持人:黃柏棋

李南:羅摩衍那與中國少數民族三大史詩

郭良鋆:論加爾納 (Karna)



1210

∣

1340




午餐暨台灣印度學學會年會



1340

∣

1450




第三場

 



主持人:葛維鈞

凱文:論種姓制度與宗教解脫婆羅門教與佛教之觀點的比較

海柏:Bhakti as Semiotic Affect in Folk and Literary Versions of the Ramayana



1450

∣

1520




茶敘



1520

∣

1630




第四場

 



主持人: 呂凱文

賴顯邦:薄伽梵歌的bhakti成分

鐘文秀:karma-yogakarma-sanyāsa



1630

∣

1730




第五場

 



主持人:黃柏棋

綜合討論



20101121(日)



































時間



場次



發表人�� 論文題目



0930

∣

1040




第六場



主持人:馮品佳

楊薇雲、劉季音:摩訶婆羅多的Peter Brook 寶萊塢版本比較



1040

∣

1100




                              



1100

∣

1210




第七場



主持人:楊薇雲

馮品佳:Sita在電影中的現代形象

劉國威:西藏史詩格薩爾與摩訶婆羅多的比較



1210

∣

1340






1340

∣

1450



第八場



主持人:黃柏棋

曹德啟:羅摩衍那與佛教的交涉排斥與接受

釋法融:Vessantara Jataka中之布施行研究



1450

∣

1510






1510

∣

1640



綜合座談

黃柏棋、葛維鈞、郭良鋆、李南、鐘文秀、賴顯邦



1640

∣

17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亞瑟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