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多日陸續都有人或寫信、或打電話來詢問如何穿紗麗;因為自己經常看印度朋友穿,在店裡也偶爾會和客人一起穿著玩,自然而然的就以為穿紗麗是稀鬆平常的一件事,而疏忽了對大多數人而言,穿紗麗其實是一個陌生的經驗,所以 .....一起來穿紗麗吧!
首先介紹一下紗麗:
紗麗是印度最有特色的國服,是印度女性傳統服飾:一條可隨身形繞纏的織布。
紗麗織品圖案是難得一見的民俗印記,不同地方織品圖案各有特色。
它實際上是披在cholic(短上衣)外的一種長布,由一段長約5至8米現成衣料制成。布的尾端會多附一段衣料作為車製cholic用,女孩們可隨個人身材環肥燕瘦做成自己喜愛的剪裁與大小。
穿的時候需要用另一隻手將多出來的布料勾起,宛如走秀一般。
紗麗的穿法:
網路上可以搜尋到許多介紹如何穿紗麗的網站,在此僅介紹的最基本的穿法以下:
首先,紗麗的基本配備有三件:合身短上衣(choli)、襯裙、紗麗 。
步驟1:如下,穿好choli、襯裙。基本上正統的紗麗尾端都會附一段和紗麗一體成型的布料,讓印度女孩剪下,然後隨個人身型環肥燕瘦裁成符合自己需要的樣子,所以choli理論上是沒有固定材質與式樣的,只要能和紗麗顏色搭配得宜大致上都可以接受;至於襯裙部分,有的會直接附贈,有的也是事後裁布回來做,材質也是隨個人喜愛,棉質、絲質都有;在南亞國家的傳統市場裡有許多各式布行可以滿足各不相同的需求。
步驟2:將紗麗比較沒有圖騰的那一邊順著腰際繞過一圈,紗麗的裙型就這樣形成了;然後依個人身高測量,以不踩地為原則,將高出襯裙腰頭的部分順著腰際塞到襯裙裡;這步驟有點難,因為技術不純熟的話,塞進襯裙的長度不整齊,會造成紗麗穿起來裙長參差不齊,所以有的為了方便固定,會直接將紗麗尾端抓住,繞出裙型後在紗麗中段又抓出一截直接打結,我覺得這也不失為固定裙長的好方法,但要小心打結處線條不要太突出或外露就是;接下來就要進入最有學問的「打摺」部分了。
步驟3:穿紗麗最有趣的部分就是在於打百摺的這一關,很多人都會在這邊手忙腳亂的,但其實只要多打幾次就順手了;
打百摺的布寬一般大約5吋左右;
大多印度女孩會先測量打百摺的布長:把紗麗尾端那一段有美麗圖騰或作工的部分先披到肩後,垂到身後的長度大約為90公分,不過因個人身高而有所差異;這麼一來,前端的布已經繞成紗麗裙,尾端的布披到肩後,中間剩下的部分就是作為打摺用了,一般大約可以打到7~8摺不等;下圖是抓百摺的樣子:
步驟4:百摺打好後,整齊的將百摺平放,量好與紗麗裙擺等長的高度後,將高出的整個百摺整齊的塞入襯裙,
步驟5:下圖已經將百摺部分塞入襯裙內了,一般是塞在靠左邊的腰際; 接著,將前面已經測量過、多出的另一段紗麗順著左腰繞過屁股一圈;
步驟6:最後,將美麗的紗麗圖騰就從右邊腰際,斜披到左肩,然後,您就會變成美麗的印度女郎了:
如果您還是穿得手忙腳亂的話,別難過,也別以為自己笨手笨腳喔,因為在現代印度裡,其實很多印度女孩紗麗也穿得很不熟練了,不但也是要在鏡子前面比劃很久,而且需要媽媽幫忙,甚至還會「偷」用小別針來固定紗麗百摺呢。
聰明的印度人為了解決這些「現代」印度女孩的煩惱,已經發明出「車紗麗裙」這項新工藝,就是把步驟1、2、3、4結合起來,將百摺打好、裙頭車好,直接變成一體成型的紗麗,穿的時候只要照一般穿裙子的方式穿上「紗麗裙」,再把銜接出來的披巾接到步驟5就好了,方便到不行;光是亞瑟蘭看過的車法就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將裙頭車入鬆緊帶,就像是一般的裙子那樣直接穿上;一種是在腰際間車整排的布扣,做成一片裙式。兩者各有優缺點,不過都一樣方便,而且不減紗麗本身呈現的線條美!
在此當然鼓勵大家保留紗麗的原創,努力學好怎麼穿紗麗,但是剛開始接觸時,為了減少挫折感、便宜行事,我覺得試試看這種已經車好的「紗麗裙」也是不錯的。
我的第一件紗麗是多年前婆婆送的,因為不能露出手臂的關係,所以婆婆特地幫我做了長袖、不露肚的choli,紗麗本身華麗的繡工、鮮豔的色彩令人驚艷,不過當時寶萊塢印度舞還不流行,所以沒有那麼多人知道什麼是紗麗,也沒有同好可以分享,只能自己偶爾在家看印度電影時,拿出來穿著邊看MV邊亂跳一通,那時總是被老公罵神經呢!這一兩年,台灣流行起了印度舞,漸漸遇到同好,也許哪天大家約出來一起穿紗麗也不一定。
以上是亞瑟蘭綜合自己和印度朋友們的穿著經驗所筆述,圖片則都是網路抓來參考的。若有謬誤,或不盡理想處,敬請指教唷!
以下有其他如何穿紗麗的國外網址,其中有本文照片來源處,歡迎多多參考比較:
http://www.geocities.com/indianartcart/how_to.html
也歡迎一起分享您的紗麗經驗與心情喔!
最後,一起到相簿裡欣賞更多美麗的紗麗風情吧(會陸續增加美美的照片低)